10/30 [轉錄]大蕭條時代的亂世佳人


2008-10-23 中國時報 【陳文茜】

我們這時代本來不是羅曼蒂克的,這是張愛玲的話,寫於大蕭條後七年。

  引用張語,因為生在金融海嘯,要活得稱心,恐怕得夠老、夠透徹;或夠年輕,不知世間崎嶇,才能心情愉悅。

  我現在五十,比我年輕的,記憶中戰亂貧窮的畫面皆以黑白影集播出。說世界大戰,道石油危機,邱吉爾是黑白,孫運璿也是黑白;我們從不知他們打的領帶什麼顏色。電視影像科技進展給了我們錯覺,危機只存在黑白的時代,自從人類報導世界成為彩色後,世間早已一片繽紛美好。

  金融海嘯誘引我回頭,閱讀崛起於一九二○至一九三○大蕭條年代許多人物,其中最精采的首推兩個女人,張愛玲(左上圖,網路)與CoCo Chanel(左下圖,法新社)。她們都活在那個因大蕭條而極端主義戰爭的年代;CoCo略長張愛玲十來歲。我常捫心自問,如果與她們活在同一時代,我會和她們做出相同的選擇嗎?我還能如此推崇這兩個女人嗎?

  首先這兩個女人都曾是「漢奸」或「法賊」。張愛玲嫁給了「偽」政權大官胡蘭成;CoCo Chanel德軍入侵巴黎時,與一名德國軍官同居。大戰後人們質問香奈兒女士,何故「賣國」?她不只不道歉,還輕佻地回言:「和一個男人上床,需要檢查他的護照嗎?」

  其次,這兩個才女,皆話題女王,都是搔首弄姿之輩。同代自命清高的文人多為貶抑,但迷戀她們的眾生,卻橫跨時代與年齡,擁愛不已。張愛玲與沈從文同時成名,她是上海灘那一輩小說家最早奇裝異服,攝像上畫報,宣傳自己的女文人。這種附庸大眾文化的炒作法,自非沈從文、魯迅等革命文學家願意幹的事。她晚年孤寂,惜字如金,與少女時成名趁早,紅唇時髦成了極大對比。如果張愛玲一開始採取的不是畫報型的宣傳策略,走個嚴肅路線,她的文學是否仍擁有今日相同的經典地位?張愛玲本人與作品都成了傳奇,互為疊影,世要夠亂,才能出佳人。那個戰火中唯一最無國仇家恨、只求紙醉金迷的上海孤島,出現一名明哲保身的亂世佳人,側側輕怨的文字,竟給了中國人戰火中避世唯一的慰藉。

  CoCo Chanel更「過分」,她的人生簡直有如一本謊言集。絕口不提出身孤兒院,一生利用男人,認定上流社會的價值,只求往上爬。永不停止地向上爬,成了她人生唯一相信的道德。從巴黎到維琪「偽」政府,從維琪避至瑞士,再從此處不留人的法國,發展至新興時尚帝國美國;香奈兒出身比張愛玲更窮困,也因此更沒有道德包袱。一切只為了發展她們曠世的天才,除此之外別無生存原則。

  這兩個女人皆活在大蕭條時代,亂世裡經營自己,有時也被逼地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原因之一,她們很早即明瞭自己除了天才的夢外,一無所有。CoCo的姪兒,是她在孤兒院一同長大的姊姊唯一的後代,德國入侵時姪兒被關進集中營,CoCo與德國軍官的賣國性事保住了她自己之外,還救出了她的姪兒。而張愛玲的故事大家聽多了,出生於銀進銀出的父親家庭,成長後渴望著自由,她形容自己出走父親的家,「沒有一點慷慨激昂。我們這時代本來不是羅曼蒂克的。」經過一番算計,她決心只有自己才是唯一的資產。十六歲時的張愛玲已愛看「聊齋」與「俗氣的巴黎時裝報告」,她寫「更衣記」,只提到了法國大時裝公司如Le long’s Schiaparelli’s,CoCo Chanel對她而言,還是一門太高級遙遠的時尚知識;但她已批評起中國裁縫,沒主張。並明言,如果男性們對衣著感到興趣些,也許他們會安分一點,不致千方百計爭取社會聲望,禍國殃民。這一點香奈兒女士戰後,曾於美國時尚雜誌專訪時,說了相同的話,「那些戰爭的發動者,不懂得追求時尚,男人們要像女人一樣愛起花邊帽,天下就太平了。」

  大蕭條亂世中,兩位只求自身太平的女子,最終也真的成了世紀巔峰的奇才。「我們的時代本來不是羅曼蒂克的」,她們事故地選擇冷視人間,女人救不了時代的悲苦,只救得了自己的天才。CoCo死的時候,法國總統將之比喻「法國廿世紀留下的三個名字,戴高樂、畢卡索與香奈兒」。她們錯了嗎?我沒有答案。

----------------------------------------------------------------------------------

It's truth
only I am the estate of mine

I should grow myself the estate
grow my power to love
then I can give the love to those who love me harder

but I can tell who deserve it

as for those who only love yourselves
please don't fake and don't fool me
because I'll know it
I study in political science

It's nothing about like or dislike
It's something about action and reactio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