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電影大師與經典作品

今天上完了這學期最後一堂課。
李福鐘老師依舊是上到欲罷不能,
上課時間根本不夠他用。
不過他真的是一位好老師,
他的課永遠有講不完的內容,拆解不完的分析。
而且他每次上課時都眼睛發亮,
恨不得把所知道的一切倒給我們。
從老師的身上我看到熱忱是長什麼樣子。

當初想選這門課的原因是,我認為電影的價值常常比書還要高。市面上的書一堆根本是亂寫一通,相較而言,電影的品質控管就好很多,原因是一部電影的製作成本比一本書高多了(拍一部鐵達尼號成本就2億美金,誰還在那邊跟你亂搞!)印一本爛書沒人看頂多是虧幾百塊,但拍一部電影沒人看可就虧大了,損失幾百萬都有可能。而且拍電影還要花一堆人力物力麻煩死了,會花那麼高的成本去完成一部作品,一定是導演有很重要的東西想表達吧。而看得懂一部好的電影就像看一本好書,可以徹底豐富人的生命,並讓它成為你人生的出口。

這堂課介紹的大師都精采絕倫,而且重要的是,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風格。老師一路從歐洲的導演,英格瑪博格曼、費里尼、湯瑪斯曼、威斯康提、克勞德勒路許、楚浮、侯麥、亞倫雷奈、提姆波頓,介紹到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小津安二郎、黑澤明,最後到美國導演,伍迪愛倫、法蘭西斯.科波拉。(沒錯,美國導演只介紹兩位,因為只有那兩位足以與歐洲導演匹敵。而且伍迪愛倫還不是好萊塢的,他是獨立製片。)

這些大師的作品老實說都蠻“難看”的。所謂“難看”的意思是,這些經典作品裡通常沒有俊男美女而且不容易懂。但為什麼要回過頭去看這些難以咀嚼的所謂的經典? 因為這些大師的作品中所展現的原創力,都一而再、再而三地為後來的導演所援引、學習,然後成為人類美感經驗中的一種原型(archetype)。這些經典作品所創造出的原型,在主題上大致包括:死亡(death)、創傷(trauma)、失樂園(paradise lost)、流浪(wandering)、救贖(salvation)。當今的電影拍來拍去大都不會脫離這幾個元素。

另一種經典作品出現的型式是創造出全新的剪接手法與電影風格。例如:亞倫雷奈的《去年在馬倫巴》(©1961)就開創了場面調度的可能性。他用攝影機的移動來呈現,時間靜止下,人類思考的繼續前進。這也是電影史上首度用意識流小說的方式拍電影。這種拍攝手法後來被許多導演模仿,運用在電影裡,ex.《花樣年華》、《駭客任務》、《廣島之戀》等。

駭客任務裡,有一幕是女主角在跳起來的那一剎那,導演用50台排成圓圈的相機拍下來,然後再把所有照片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時間靜止下的連續的影像,這種拍攝手法的原型其實就是亞倫雷奈在《去年在馬倫巴》所使用的剪接風格。

總之,看這些經典作品的理由就像張無忌練九陽真經那樣,可使內力大增,奠定學習高深武功的基礎。看懂了經典作品後再遇到一般的電影便可迎刃而解!

雖然我以前也很少看歐洲電影,但是經過這學期的接觸,我覺得歐洲電影真的就是比較有深度耶! 因為看完好萊塢的電影通常過沒多久就忘了或沒感覺了。但在看歐洲電影時,常常是自己的生命經驗跟電影結合在一起,於是在心底深處的某一些記憶被喚起,而那種喚起是一種感動…。

有時電影裡的某些影像就是能抓住人靈魂內最支離破碎的動作,所以一不小心就會揭開自己心靈深處的脆弱。這時電影會照亮所有過往,教我知道如何面對真實,面對自己內心的空虛。(所以如果有情緒障礙,看心理醫生絕對不是最好的方法。)我想一部好的電影就是看完之後很久很久還會在心裡面迴盪吧。

今天老師放的最後一部電影是一位沒沒無名的芬蘭導演阿基郭利斯馬基(AkiKaurismaki)拍的(因為老師堅持不要以好萊塢的電影作結尾XD)《沒有過去的男人》(©2002),劇情是講一個男人被搶匪打成重傷而失去記憶,一群遊民收容了他,他便以遊民的身份展開新生的故事。

這部電影沒有浪漫的愛情故事,也完全沒有俊男美女,甚至連個年輕小姐當配角也沒有。而且演員對白很少,表情也沒什麼變化。老師要放片的時候也說了這部片不好看,還特別講了:「耐心、要有耐心喔!」<-- 很喜歡這句話:-)

不過其實我看完覺得沒那麼難看耶,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接受了一學期“不好看”的電影訓練的緣故XD。這部片雖然不太容易看,但還蠻黑色幽默的(ex.遊民家庭的爸爸有一天對失憶男說:「今天是星期五,我們去外面吃晚餐吧!」結果他後來帶他去外面的soup kitchen吃晚餐XD)。

導演透過這部電影要講的其實是,不漂亮的人也可以有對生命的期待。所以電影裡既使是一個工作是發食物給遊民的(長得醜醜)的單身老女人,睡前也會想要打開收音機來聽搖滾樂。導演還特別拍了很多躺在地上的乞丐。這部片展現出社會最低層的人的生活。

這部電影的基調很樸素安靜,我本來一直看不出個所以然來,直到電影裡收留失憶男的爸爸有一次對失憶男說:「就算你失去記憶,也要對生活有信心。」看到那個爸爸講出這句話的時候,我就哭了。(突然間就輕易地被KO!)

聽到這句話我想到的是,even是一個喪失記憶、沒有家人的人都還要對生活有期許,要努力的活下去,而我喪失的不過是一段感情,就對人性、對生活失去信心,然後任憑生活失序,沉浸在自己的悲傷裡,難過到現在。我真的太脆弱了。這部片真的是好片,它給我的啟示是,既使受到再大的沖擊、破碎,還是要有信心,要勇敢的去相信,相信知識可以改變這個社會,相信生活會work out to be better,相信未來是充滿希望的,相信認真的對一個人好是值得的,相信愛…。相信的人,最接近奇蹟。

喔,對了,這部片後來得了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

最後老師講了一句話:「你有很多面向必須訓練,不能再用過去的印象來期待電影,電影的創作有各種無限的可能,要學著用各種角度來欣賞它。」嗯,人生不也是如此嗎? 高潮迭起又精采刺激,但如果用既定觀念把自己設限,就看不到它的精采之處了。所以我們要試著去explore,試著去面對各種可能與挑戰,生命才會更豐富才會有無限寬闊的眼界跟氣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