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下個星期去英國/ 陳綺貞



下個星期去英國/ 陳綺貞

你收了行李下個星期要去英國,
遙遠的故事記得帶回來給我,
我知道我想要,卻又不敢對你說,
因為我已改變太多。

你改了一個名字也準備換工作,
你開始了新的戀情有一些困惑,
我知道你想要,卻又不敢對我說,
因為你已改變太多。

你寫了好幾首屬於你的歌,
這樣的歌隱藏了太多苦澀,
我知道你想要
卻又不敢對我說,
因為我曾是你,我曾是你,
無話不說的朋友。

因為,我們改變太多。

---
Gee...怎麼會出現這種歌啦!QQ
這個旋律…分明就是旅行的意義英國篇嘛

1/28 。太陽/ 陳綺貞



太陽 Immortal/ 陳綺貞

我膽小的對自己說,
就是這樣嗎?

我是你夜裡的太陽,
也是你,影子裡的悲傷。

我問我...這世界是否,一如往常?
讓我照顧你安息的時光。

你是我...小心維護的夢,
我疲倦的享受著,
誰也無法代替你的光芒。

我是我...一碰就碎的太陽,
我熱切的希望,
能在消失之前,
得到信仰。

我膽小的對自己說...
就是這樣嗎?

我是你眼裡的太陽,
也是你鏡子裡的驕傲。

我問我...這世界是否,一如往常?
需要我在擁擠午夜發光。

我是我...小心維護的夢,
我疲倦的享受著,
誰也無法代替的孤傲。

我是我...疲倦流浪的太陽,
我熱切的希望,
能在消失之前,
得到信仰。

我是我...小心維護的夢。
我疲倦的享受著,
誰也無法靠近的孤傲。

我是我...疲倦流浪的太陽。
我熱切的希望,
能在消失之前,
得到信仰。

我是我...小心維護的夢。
我疲倦的享受著,
誰也無法靠近的孤傲。

我是我...疲倦流浪的太陽。
無法為自己,
無法為誰,靜止下來。

我是我...一碰就碎的太陽,
我熱切的希望,
能在消失之前,
得到,信仰。

---

太陽也會感到孤單寂寞,
你知道嗎?

1/21 。歐巴馬就職演說

Obama Inaugural Address Part1/2


Obama Inaugural Address Part2/2


My fellow citizens:

I stand here today humbled by the task before us, grateful for the trust you have bestowed, mindful of the sacrifices borne by our ancestors. I thank President Bush for his service to our nation, as well as the generosity and cooperation he has shown throughout this transition.

Forty-four Americans have now taken the presidential oath. The words have been spoken during rising tides of prosperity and the still waters of peace. Yet, every so often the oath is taken amidst gathering clouds and raging storms. At these moments, America has carried on not simply because of the skill or vision of those in high office, but because We the People have remained faithful to the ideals of our forbearers, and true to our founding documents.

So it has been. So it must be with this generation of Americans.

That we are in the midst of crisis is now well understood. Our nation is at war, against a far-reaching network of violence and hatred. Our economy is badly weakened, a consequence of greed and irresponsibility on the part of some, but also our collective failure to make hard choices and prepare the nation for a new age. Homes have been lost; jobs shed; businesses shuttered. Our health care is too costly; our schools fail too many; and each day brings further evidence that the ways we use energy strengthen our adversaries and threaten our planet.

These are the indicators of crisis, subject to data and statistics. Less measurable but no less profound is a sapping of confidence across our land — a nagging fear that America's decline is inevitable, and that the next generation must lower its sights.

Today I say to you that the challenges we face are real. They are serious and they are many. They will not be met easily or in a short span of time. But know this, America — they will be met.

On this day, we gather because we have chosen hope over fear, unity of purpose over conflict and discord.

On this day, we come to proclaim an end to the petty grievances and false promises, the recriminations and worn out dogmas, that for far too long have strangled our politics.

We remain a young nation, but in the words of Scripture, the time has come to set aside childish things. The time has come to reaffirm our enduring spirit; to choose our better history; to carry forward that precious gift, that noble idea, pass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God-given promise that all are equal, all are free, and all deserve a chance to pursue their full measure of happiness.

In reaffirming the greatness of our nation, we understand that greatness is never a given. It must be earned. Our journey has never been one of short-cuts or settling for less. It has not been the path for the faint-hearted — for those who prefer leisure over work, or seek only the pleasures of riches and fame. Rather, it has been the risk-takers, the doers, the makers of things — some celebrated but more often men and women obscure in their labor, who have carried us up the long, rugged path towards prosperity and freedom.

For us, they packed up their few worldly possessions and traveled across oceans in search of a new life.

For us, they toiled in sweatshops and settled the West; endured the lash of the whip and plowed the hard earth.

For us, they fought and died, in places like Concord and Gettysburg; Normandy and Khe Sahn.

Time and again these men and women struggled and sacrificed and worked till their hands were raw so that we might live a better life. They saw America as bigger than the sum of our individual ambitions; greater than all the differences of birth or wealth or faction.

This is the journey we continue today. We remain the most prosperous, powerful nation on Earth. Our workers are no less productive than when this crisis began. Our minds are no less inventive, our goods and services no less needed than they were last week or last month or last year. Our capacity remains undiminished. But our time of standing pat, of protecting narrow interests and putting off unpleasant decisions — that time has surely passed. Starting today, we must pick ourselves up, dust ourselves off, and begin again the work of remaking America.

For everywhere we look, there is work to be done. The state of the economy calls for action, bold and swift, and we will act — not only to create new jobs, but to lay a new foundation for growth. We will build the roads and bridges, the electric grids and digital lines that feed our commerce and bind us together. We will restore science to its rightful place, and wield technology's wonders to raise health care's quality and lower its cost. We will harness the sun and the winds and the soil to fuel our cars and run our factories. And we will transform our schools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meet the demands of a new age. All this we can do. And all this we will do.

Now, there are some who question the scale of our ambitions — who suggest that our system cannot tolerate too many big plans. Their memories are short. For they have forgotten what this country has already done; what free men and women can achieve when imagination is joined to common purpose, and necessity to courage.

What the cynics fail to understand is that the ground has shifted beneath them — that the stale political arguments that have consumed us for so long no longer apply. The question we ask today is not whether our government is too big or too small, but whether it works — whether it helps families find jobs at a decent wage, care they can afford, a retirement that is dignified. Where the answer is yes, we intend to move forward. Where the answer is no, programs will end. And those of us who manage the public's dollars will be held to account — to spend wisely, reform bad habits, and do our business in the light of day — because only then can we restore the vital trust between a people and their government.

Nor is the question before us whether the market is a force for good or ill. Its power to generate wealth and expand freedom is unmatched, but this crisis has reminded us that without a watchful eye, the market can spin out of control — and that a nation cannot prosper long when it favors only the prosperous. The success of our economy has always depended not just on the size of our Gross Domestic Product, but on the reach of our prosperity; on our ability to extend opportunity to every willing heart — not out of charity, but because it is the surest route to our common good.

As for our common defense, we reject as false the choice between our safety and our ideals. Our Founding Fathers, faced with perils we can scarcely imagine, drafted a charter to assure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rights of man, a charter expanded by the blood of generations. Those ideals still light the world, and we will not give them up for expedience's sake. And so to all other peoples and governments who are watching today, from the grandest capitals to the small village where my father was born: know that America is a friend of each nation and every man, woman, and child who seeks a future of peace and dignity, and that we are ready to lead once more.

Recall that earlier generations faced down fascism and communism not just with missiles and tanks, but with sturdy alliances and enduring convictions. They understood that our power alone cannot protect us, nor does it entitle us to do as we please. Instead, they knew that our power grows through its prudent use; our security emanates from the justness of our cause, the force of our example, the tempering qualities of humility and restraint.

We are the keepers of this legacy. Guided by these principles once more, we can meet those new threats that demand even greater effort — even greater cooperation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nations. We will begin to responsibly leave Iraq to its people, and forge a hard-earned peace in Afghanistan. With old friends and former foes, we will work tirelessly to lessen the nuclear threat, and roll back the specter of a warming planet. We will not apologize for our way of life, nor will we waver in its defense, and for those who seek to advance their aims by inducing terror and slaughtering innocents, we say to you now that our spirit is stronger and cannot be broken; you cannot outlast us, and we will defeat you.

For we know that our patchwork heritage is a strength, not a weakness. We are a nation of Christians and Muslims, Jews and Hindus — and non-believers. We are shaped by every language and culture, drawn from every end of this Earth; and because we have tasted the bitter swill of civil war and segregation, and emerged from that dark chapter stronger and more united, we cannot help but believe that the old hatreds shall someday pass; that the lines of tribe shall soon dissolve; that as the world grows smaller, our common humanity shall reveal itself; and that America must play its role in ushering in a new era of peace.

To the Muslim world, we seek a new way forward, based on mutual interest and mutual respect. To those leaders around the globe who seek to sow conflict, or blame their society's ills on the West — know that your people will judge you on what you can build, not what you destroy. To those who cling to power through corruption and deceit and the silencing of dissent, know that you are on the wrong side of history; but that we will extend a hand if you are willing to unclench your fist.

To the people of poor nations, we pledge to work alongside you to make your farms flourish and let clean waters flow; to nourish starved bodies and feed hungry minds. And to those nations like ours that enjoy relative plenty, we say we can no longer afford indifference to suffering outside our borders; nor can we consume the world's resources without regard to effect. For the
world has changed, and we must change with it.

As we consider the road that unfolds before us, we remember with humble gratitude those brave Americans who, at this very hour, patrol far-off deserts and distant mountains. They have something to tell us today, just as the fallen heroes who lie in Arlington whisper through the ages. We honor them not only because they are guardians of our liberty, but because they embody the spirit of service; a willingness to find meaning in something greater than themselves. And yet, at this moment — a moment that will define a generation — it is precisely this spirit that must inhabit us all.

For as much as government can do and must do, it is ultimately the faith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American people upon which this nation relies. It is the kindness to take in a stranger when the levees break, the selflessness of workers who would rather cut their hours than see a friend lose their job which sees us through our darkest hours. It is the firefighter's courage to storm a stairway filled with smoke, but also a parent's willingness to nurture a child, that finally decides our fate.

Our challenges may be new. The instruments with which we meet them may be new. But those values upon which our success depends — hard work and honesty, courage and fair play, tolerance and curiosity, loyalty and patriotism — these things are old. These things are true. They have been the quiet force of progress throughout our history. What is demanded then is a return to these truths. What is required of us now is a new era of responsibility — a recognition, on the part of every American, that we have duties to ourselves, our nation, and the world, duties that we do not grudgingly accept but rather seize gladly, firm in the knowledge that there is nothing so satisfying to the spirit, so defining of our character, than giving our all to a difficult task.

This is the price and the promise of citizenship.

This is the source of our confidence— the knowledge that God calls on us to shape an uncertain destiny.

This is the meaning of our liberty and our creed — why men and women and children of every race and every faith can join in celebration across this magnificent mall, and why a man whose father less than sixty years ago might not have been served at a local restaurant can now stand before you to take a most sacred oath.

So let us mark this day with remembrance, of who we are and how far we have traveled. In the year of America's birth, in the coldest of months, a small band of patriots huddled by dying campfires on the shores of an icy river. The capital was abandoned. The enemy was advancing. The snow was stained with blood. At a moment when the outcome of our revolution was most in doubt, the father of our nation ordered these words be read to the people:

"Let it be told to the future world...that in the depth of winter, when nothing but hope and virtue could survive ... that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 alarmed at one common danger, came forth to meet [it]."

America. In the face of our common dangers, in this winter of our hardship, let us remember these timeless words. With hope and virtue, let us brave once more the icy currents, and endure what storms may come. Let it be said by our children's children that when we were tested we refused to let this journey end, that we did not turn back nor did we falter; and with eyes fixed on the horizon and God's grace upon us, we carried forth that great gift of freedom and delivered it safely to future generations.

1/18 。這篇給你

關於昨天你問我是不是覺得你很聰明,結果我回答:
當然,要不然我也不會找你講話,我有菁英意識。
事後想一想關於菁英主義這件事
我沒有講得很完整,所以想補充一下。
我想我不是只有因為你聰明你是菁英才會喜歡跟你講話,而是你除了聰明之外還有一種難得的優良特質,就是誠懇踏實。

菁英有兩種,一種是內心誠懇踏實,而且會做超乎自己的利益之外的事。(例如:一個好的老師會努力把所知全都教給學生,然而學生的成長其實都跟他沒關係。) 而另一種菁英是外表光鮮亮麗,但內心其實比誰都還要自私自利,跟他沒關係的事他就冷漠以對,只會利用別人往上爬。

這兩種人絕對都是聰明的,
但在我眼裡,只有前者才是真正的Nobel
我想你是屬於前者。
後者在台大政大裡不勝其數,我現在可以很容易辨別得出這種人。我覺得那種菁英的階級意識才是真正有害這個社會的,因為他們一拿到權力後只會變成「得意混混」。
一個好的菁英如果掌權,其實是會創造更多機會,自己好也分人一杯羹,讓每個人都能更得其所,這種菁英才是對社會有益的。

第一種菁英掌握大權就變歐巴馬,
第二種菁英掌握大權就變希特勒。
成也菁英,敗也菁英。
這個社會大好或大壞都是因為這些人。
所以也不是菁英主義就不好,而是要看個人心性。

但在台灣,很可惜的是,第一種菁英都放任第二種菁英(得意混混)跟無知的笨蛋一同位居要津放任他們去做決策的核心,然後自己跑去當公務員,要不然就是去當陶淵明在那邊說他不得意,他要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聞,白雲無盡時…blahblah。(所以我說我討厭陶淵明,去山裡躲起來,社會就會變好嗎?)
總之,好的菁英都沒有階級意識的話,這個國家就會被得意混混統治了。
以上

另外,關於我討厭與愚蠢的人結交朋友這件事,
我有一個該說是很個人主義或很現實主義的想法嗎?
我覺得只有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
你才會想要跟他做朋友。
這裡的愛不一定是指愛情,
而是打從內心愛一個人的思想。
關於愛這件事,我認為有一個真相,
就是人只會愛跟自己有關係的東西。
(雖然多數人不願意承認)
I love me,我只愛我。

所以我會愛一個人會想要跟一個人交朋友全然是因為他(她)就是我,我覺得他(她)應該要成為我的一部分我才會愛那個人,才會想要跟他(她)深交,也才會自然而然地想要把他腦中所有(或部分)的知識跟思想都吸收過來。(不承認人只愛自己這件事的人我覺得是liar,這世上大多數人都是liars…)

所以我討厭愚蠢跟自私的人也是很自然的事,這也不是什麼菁英主義,只是因為我不愛他們,他們不是我。
而且我覺得以這種態度交朋友才不會累啊。會覺得交朋友很累的人,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愛自己。真正熱愛自己的人才會懂得如何去愛別人。
以上



我居然會為了「菁英意識」這四個字想那麼多東西。
其實跟菁英不菁英也沒什麼屁關係
說不定喜歡你只是覺得你很像天使。<--馬上推翻剛剛一堆冠冕堂皇的理論
我會愛那麼多朋友都是因為他們很像我的天使吧,
愛人幹嘛需要理論? 神經…
(我果然有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的後遺症就是晚上3點睡覺早上7點就起床了
還精力充沛地騎腳踏車踅去阜杭豆漿吃早餐
以前還住姑姑家的時候幾乎天天吃阜杭豆漿,真是懷念~
今天去吃早餐的時候依舊大排長龍
還發生一件好笑的事…
就是八點過後沒多久就有人拿消費券來買早餐了
然後老闆娘就又驚又喜,還大呼:哇!消費券耶!今天第一炮喔!要不要來歡呼一下!!
結果還真的有人拍手XDDDD 氣氛整個很歡樂XD
後來還騎去東區買了詹琦琦的生日禮物
(這個禮物集猥褻、實用與可愛於一身,我實在太滿意了!)
今天陽光好燦爛,好溫暖喔…
騎車的時候都會忍不住閉上一下眼睛感受陽光的溫度
不然就是停下來盯著樹葉間灑下來的光發呆…
though the passersby might think that the girl was sufferred from dementia.



I'm on my way back to myself.
Though it's the journey only as a matter of itself.
I've been digging my lowest low.
Right now I'm going to embrace the highest of high.
And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1/15 。下一步

1、找工作
(2、準備申請美國的學校???經濟博orMBA???)

又開始鬱悶了…
不行,要加油!
相信生活和時間
UPUP繼續前進!

1/15 。真的結束了

我的大學生活。哈
還是以一張史上無敵超級簡單的期末考卷做ending。
現在完全可以體會何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悠閒讓我好害怕,一點都不輕鬆。
原來我想要的是沉重的負擔,負擔愈沉重我才會感覺生命貼近真實。(或是說我已經"習慣"了負擔不習慣輕浮?負擔跟恐懼是人一生下來就有的生理需求嗎? 我是天生就傾向選擇困難還是外在環境附加的結果?)
沒有負擔讓我的存在比空氣還要輕,輕到…變氫氣
明天去加氡氣好了…
存在感往上飛的空虛 I can't take it.

「人類的時間不是一種圓形的循環,是飛速向前的一條直線。所以人不幸福,因為幸福就是渴望重複。」
~米蘭昆德拉

真是一針見血,人不管到了幾歲還是會想回到20歲吧
我也渴望重複,渴望抓住那些來不及抓住
卻又不斷流逝的。
所以 明天還是回圖書館好了。(才不要離開你呢!)

1/14 。明天過後

我就沒事做了耶…
不安心慌到一個人類境界
現在好想吐

咕嚕咪…



學長問我要不要去爬雪山耶
2/18 兩天兩夜$3990 http://www.yx.com.tw/E2-b1.htm
這是去年的相簿:http://www.flickr.com/photos/katieekin/sets/72157603937454285/?page=4
雪好美,好想去喔!!
不知道湊不湊得到錢
有沒有人想要一起來啊? :-)

1/12 。what a gentleman I am

今日正值期末考期間圖書館一位難求之際
眼明手快的我幸運地搶下總圖地下室最後一個一般座位
快速刷下學生證後邊跳邊走向我的寶座
沒想到該座位上居然坐了一個男生
我一到他便支支吾吾地解釋
可能是他出去再回來的時候忘了刷學生證云云
(完全沒有想把座位讓給我的意思)
沒等他說完我就說:「
沒關係,那我把座位取消,你再去刷一次吧!」
於是我就眼睜睜的把最後一個座位拱手讓人了。

這件事再度證實,在面對相同的利益衝突時,
男女之間是沒有什麼憐香惜玉可言的。
對敵人的仁慈即為對自己的殘忍。
說殘忍,殘忍就到。
因為此等風度翩翩、豪氣干雲換來的就是…吧台座位一枚
靠! 吧台的椅子真的很難坐,腳完全踏不到地
而且燈光是昏黃色的,一點都不適合念書
(我一坐上去就有種想要點酒來喝的fu...)

1/9 。Re:《China to the Rescue? Not! 》

《救美國經濟? 不用寄望中國啦 》

【佛里曼專欄】

我以前不曉得美國各地飯店客房和民眾首購自宅裡掛的油畫,其實有許多都出自香港北方的深圳大芬油畫村。我也不知道量產藝品和仿製繪畫傑作的世界龍頭中心大芬的藝術家聚落,已因美國房市泡沫破滅而災情慘重。雖然我早該知道。

「美國的房地產所有人和飯店通常是大芬藝作的最大客戶,」大芬美術產業協會副會長周曉紅告訴香港《周日南華早報》說:「美國蓋越多房子,就有越多牆面需要我們的畫裝點。現在我們的商機隨西方房地產市場崩潰而凍結。」

大芬只是構成當今世界最重要經濟引擎的上百萬家中國和美國企業之一,歷史學者尼爾‧弗格森稱此經濟引擎為「中美利益共同體」,即中國存款人、生產者和美國消費者、借款人間的實質夥伴關係。由於當前的經濟危機,這項30年之久的夥伴關係將經歷激烈的結構改變,結果將大大衝擊全球經濟。

畢竟,是中國願意持有出口到美國賺來的美元和美國政府公債,幫助美國利率維持低檔,讓美國人有錢買鞋子、平面電視和中國來的畫,和美國的住宅。美國人接著靠這些住宅借錢,消費得更凶,是我們能在收入沒增加下享受更多財富的理由之一。

這項分工不只滋養雙方各自的經濟,也塑造了我們的政治。分工讓中共能告訴百姓:「我們會保證讓你們有更高水準的生活,你們的回報就是別管政治,讓我們統治。」中國的領導人因此得以享受兩位數的經濟成長而不進行政治改革。這使得後繼的美國政府,尤其是目前的政府,得以告訴美國民眾:「軍備與經濟可以兼備-有不必付現、兩年間不必付款的次級房貸、更高額消費和兩場戰爭,還不必加稅!」

這些過去都可行,直到行不通為止。

目前全美各地失業率都在快速增加,摩根士丹利亞洲區董事長史蒂芬‧羅奇說,「世界史上最過度擴張的消費者」美國人再也買不起這麼多中國出口品。我們有必要存更多錢,作更多投資,少花錢,扔掉大部分信用卡,才能自救脫離這場危機。

但隨著這些發生,我們還需要中國接收我們扔掉的信用卡,發給中國人民,好讓他們買更多中國製品,和更多來自世界其他地方的進口貨。這是北京當局維持領導人與人民間政治交易所需,最低8%成長率的唯一途徑,遑論趁美國經濟衰退造成全球經濟遲緩時撿些便宜。

然而,要說我從中學到一件事,就是要這麼做實在很難。高盛大中華區主席胡祖六表示,中國的整體制度和文化鼓勵儲蓄,而非消費,要改變這點,必須經過「文化和結構」巨變。

舉例說吧,在中國,買房子必須付至少兩成現金,一般是付四成現金。如果不想背房貸,銀行會從你的個人資產下手。此外,中國製造商品沒辦法從美國市場轉到本國消費者,中國農村可沒多少人願意買400美元的網球鞋或耶誕樹飾品。

再者,中國沒有真正的社會安全、健保或失業保險。沒有這個社會安全網,很難想見中國人到頭來不會把大部分刺激消費款存起來。「每天打開報紙,就看到這家工廠關門,或那家供應商倒閉,」世界頂尖內衣製造商黛麗斯國際有限公司老闆馮煒堯說:「在這種金融情勢下,越審慎越好。」

摩根大通銀行中國市場研究主管龔方雄說,中國大手筆刺激國內需求,「世人不該誤認中國能緩衝全球衰退」,「中國頂多是保持國內經濟穩定。」

這建議高明。中國不會救我們或救世界經濟。我們要用老方法從危機中脫身:自己站穩,回歸基本面,改善美國生產力,存更多錢,更用功研究並更努力出口。假繁榮的時代—我從中國便宜借錢蓋房子,再用那棟房子借錢買中國的廉價畫來裝飾牆壁,大家都是贏家—已經結束了。

1/8 。親密感 ◎王文華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authors/tomwang/works/close.htm
親密感
◎王文華

我最喜歡的英文字之一,是「Intimacy」。

「親密感」,比名或利,更難。有名、有利,甚至有好友、有配偶的人,未必有親密感。

我第一次學到「親密」這個字,是在電影《親密關係》。這部1983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描述叛逆的女兒(黛博拉溫姬),不顧寡母(莎莉麥特琳)的反對而結婚生子,後來得了癌症,讓白髮人送黑髮人。母女雖然愛恨交織,但片名仍叫「Terms of Endearment」。「Endearment」是「Dear」的名詞,比「Dear」多了行動的決心。我把這個字記在日記中,希望有一天能當它的受詞。那天起,我學到親密未必有快樂的結局,但沒有親密,注定是悲劇。

第二次在電影中聽到「親密」這個字,是1996年的《征服情海》。湯姆克魯斯飾演紅牌運動員經紀人,交遊廣闊、人見人愛。然而當他被公司fire掉,所有的朋友瞬間消失。前女友批評他「Great at friendship. Bad at intimacy」(「很會做朋友,但從不敢和人交心」)。

我們身旁都有這種人(有時包括我自己):永遠脾氣好、愛熱鬧、講信用、夠朋友、言行過於得體、客氣到虛情假意。這種人一切完美,但你跟他就是有距離。他似乎包在保鮮膜中,吃力地悍衛著注定蒸發的水氣。彷彿穿著太空衣,遙遠地像星星。你當然不會討厭他,但也愛不下去。愛要激情,要賴皮。這種人付出感情,搞不好還跟你要收據。

我第三次在電影中體會到「親密」,是1997年的《心靈捕手》。羅賓威廉斯飾演的心理醫師問麥特戴蒙飾演的叛逆天才為什麼不和女友進一步交往,麥特戴蒙說:「幹嘛深交?她目前在我心中這麼完美,一旦深交,我看到了她的缺點,不就破壞了她那完美的形象!」羅賓威廉斯一針見血地回應:「其實你在乎的是自己的形象!你目前在她心中這麼完美,一旦深交,她看到了你的缺點,不就破壞了你那完美的形象!」

受了羅賓威廉斯的刺激,麥特戴蒙與女友深交。原本「完美」的關係迅速變成爭吵和粗暴。雖然血肉模糊、不堪入目,但看穿彼此的醜態後,他們找到了真正的親密感。

但這些都只是電影而已。

我知道更重要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尋找親密感。

親密感跟身體的親熱無關。我第一次感受到愛情的親密,在高一。放學後,我與一名景美女中的女生坐在植物園。「我家種了很多花,」她說,「你喜歡花嗎?」
其實除了豆花,我對花一無所知,但為了討好她,便奸詐地說:「當然喜歡!」
她似乎看出了我的破綻,淘氣地問,「那我考你,聖誕紅是什麼顏色?」
「紅色!」(這都答錯可以去死)
「鬱金香呢?」
「黃色!」(從「金」去聯想不就對了)
「風信子呢?」
「什麼?」
「風信子。」
「……」(該死,名字浪漫,但完全跟顏色無關)
「有很多顏色,」她替我解圍,「粉紅的啦、白的啦、藍的啦……好,最後一題……『情人菊』!」
「快下雨了,我送你回家吧------」
她把起身的我拉下,用食指點了點她的黃制服,「情人菊就是這個顏色。」我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摸,摸到後立刻收回手指,像碰到了火。

那個下午,我沒佔到任何便宜,但感到親密。

這樣講倒也不是說純情萬歲、肉體看衰。我們都知道性愛是多麼美好,和深愛的人結合,那一剎那你忘記:人最終還是孤獨地來、孤獨地去。那一刻你覺得:一切都可以付出,一切都會被救贖。然而,性愛的親密雖然強烈,卻很短暫(嗯……也許只有我有這個問題,別人搞不好都很厲害)。(<--噗哈哈XDDD)更別說,要找到適當的對象,難上加難。

「那就一夜情吧!」有人說。 一夜情算親密嗎?我不知道。我猜當下應該也算,至少局部會很圓滿。只不過第二天早晨,激情迅速變成嫌棄。一夜情後的雙人床,是兩人之間最遠的距離。 睜開眼睛,身體像一把廉價的雨傘,怎麼用力也撐不開。皮膚的味道像牛奶變酸,喉嚨裡好多痰。

親密感不一定要熟識。我曾參加一個在日本餐廳舉行的party,正餐吃完,上冰淇淋。我點的是抹茶,旁邊的陌生女子點的是巧克力。她看了一眼我的碗,問說:「抹茶好吃嗎?」我嘴裡還有冰,說不出話,只是點頭。她說:「讓我吃一口好不好?」我還沒回答,沾了她口水的小湯匙已經插入沾了我口水的冰淇淋,那一刻,我感到親密。

親密感像梅雨,雨停了仍有濕氣。親密的對象已經離開了,感覺還留在原地。整理浴室的櫃子,我發現一支棉花棒。委屈地躲在角落,像個自閉的小孩。我不用棉花棒,那支顯然是前女友留下的。我不知她是何時用的,用在身體的哪個部位。我的手顫抖,棉花棒跟著搖動,像一根指南針,直指內心最敏感的方位。

親密感不一定來自快樂,有時原產地是悲傷。女性友人失戀了,我去家裡看她。看到她的前男友上電視,我立刻亂按遙控器,轉到迪士尼頻道。她看出我的刻意,但配合地說,「我最喜歡小熊維尼了!」我帶她去陽明山,我坐右邊,她坐左邊,計程車中各自看著窗外。此時廣播突然放出Rod Stuart的「I don't want to talk about it. How you broke my heart……」我轉過頭,她仍空洞地望著窗外,我伸出左手握住她窒息的右手,她一動也不動。她的心碎了,碎片飛到我身上。她的啜泣,在我心中聲若洪鐘。她的痛,我無法感受,但約略能懂。

親密感未必要從人身上得到,有時可以來自大自然。在陽明山竹子湖,我躺在濕潤的土地上,看著前方的海芋、馬鞭草,和情人菊(Yes!),任憑小蟲在我臉上飛過。沒有空調、E-mail、手機、meeting……我閉上眼睛,如果我閉得夠久,也許就會忘了自己的姓名,和現在是2006年。和大地肌膚相親是最有安全感的,因為大地,永遠不會離開你。

親密感非常便宜,因為小地方,往往比大世界來得親密。在巴黎,我對凱旋門、巴黎鐵塔毫無感覺。最讓我動心的,是「莎士比亞書店」的角落。「莎士比亞」是一家小店,窄小的三層樓,木頭的書架和樓梯搖搖欲墜。書架之間擺著床,是窮苦作家,和他的貓,夜晚落腳的地方。你看你的書,他睡他的覺,互不干擾。

那張床,有味道、也有跳蚤,有灰塵,也有體溫。我坐在上面,感覺和所有窮苦掙扎的年輕作家相遇。我想起自己也曾一無所有、投訴無門。如今我能暢所欲言,是否就忘了自己的出身?某個人或地方讓你有親密感,因為他們讓你想起過去的自己。人們喜歡懷舊,並不是因為舊的東西美麗。而是因為舊的東西中,有還沒有墮落時的自己。

世界太大,人很渺小。茫茫人海,我們都在找座標,希望能航行到一個港口,永遠地放下錨。入夜的海上慢慢變黑,寂寞像海水倒灌,我們唯一的求生工具,只剩下親密感。

◎刊載於2006年06月18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

總覺得要體會人跟人之間的親密感
得看天份還有雙方的默契
有些人就是天生會為自己套上保護罩
這也不是他(她)的錯,有的人個性就是那樣
而對於不吝於表達自己感情,習慣於和人交心的人
尺寸拿捏不好就很可能會被當成變態
(就常有人說我很變態…)
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真性情
白目跟勇於表達自己想法好像只有一線之隔
而且親密感也要看對方是不是喜歡的人吧
如果有一個臭男生在我吃冰淇淋的時候用他那沾有口水的湯匙挖我的冰我應該會超傻眼

1/8 。Re:電影大師與經典作品

來欣賞一下這篇影評:
----------------------------------

※ [本文轉錄自 AAAAAAAA 看板]

作者 YenC2006 (《時光之硯》)
標題 《駭客任務》by(時光之硯)
時間 Thu Jan 8 22:02:57 2009

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18736585

========================================

X戰機的纏鬥、原力驅動的光劍和死星陰森的臉龐固然都很酷,但在我們的時代裡真正流行的,是上傳和下載各種擴充新技術,是在現實中扮演一個虛假的自我、在虛擬世界中扮演另一個真實的自我,是一種叫做「無線網路」的隔空念能力……

========================================


有一說是人的一生中,只要能有一件值得被流傳的、足夠被記得的作品,則一切的意義已足矣。如今回想起《駭客任務》系列,就算不論其跨越電玩、電影、漫畫與動畫產業的龐大文本群,也忽略它同樣壯闊的兩部續集、而只考慮1999年的第一部《駭客任務(The Matrix)》,一則「永垂不朽」的美名依舊要屬於拉瑞和安迪華卓斯基這對鬼才兄弟。

畢竟,耀眼得令人灼傷的創意光芒,是所有藝術家們永恆的追尋。不論就技術上而言(成熟的敘事和突破性的視覺設計)、價值上而言(讓全球影迷們探辯不盡的世界觀設定和開啟先河地將港式武打導入好萊塢)、商業上而言(超乎一切觀影經驗的娛樂效果和擴充周邊產品的巨大可能),《駭客任務》都是一部絕對優秀的作品。不僅是數位時代電影史上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更甚至形塑了二十一世紀初期好萊塢科幻與動作片兩大領域的風格。

若要說早我們二十年的科幻片迷是所謂的「星際大戰世代」,那我相信和我同屆的許多年輕影迷們必然會自豪地承認我們是「駭客任務世代」。X戰機的纏鬥、原力驅動的光劍和死星陰森的臉龐固然都很酷,但在我們的時代裡真正流行的,是上傳和下載各種擴充新技術(plugin),是在現實中扮演一個虛假的自我、在虛擬世界中扮演另一個真實的自我,是(先偷渡一下後話地)一種叫做「無線網路」的隔空念能力。

所以,就來聊聊這部拍攝至今已整整十年了的電影吧!

創作出《駭客任務》的華卓斯基兄弟檔,在那之前所擁有的知名度和編導資歷,其實是遜於《魔戒》導演彼得傑克森的。但就如《教父》、《大白鯊》、《魔鬼終結者》和《黑色追緝令》一般,平地一聲雷所竄起的年輕導演鋒芒,其力道往往足以改變電影工業的一整個世代。只是,在講求投資報酬期望值的好萊塢片廠體制下、又是這麼一部需要A級製作的豪華科幻片,籌備《駭客任務》的劇本早已多年的這對兄弟在最初、其實只拿到區區一千萬美金(呃……)的預算在手上。

但他們夠亂來的地方也就在這。華卓斯基兄弟在當年、把一千萬美金通通燒光後,拍出來的竟然只有電影開場的十分鐘。他們把這段成品放給華納的高層看,而那些大人物們卻是出乎意料地——噢不,是根本廢話理所當然地——被嚇呆了。當場就簽字核准了剩下所有的預算。

那段開場,你現在還記得嗎?正是在《駭客任務》的預告中、讓當時的你我瞪眼驚呼的那一幕:一身閃亮皮衣的崔妮蒂,面對攻入房中的一批巡邏警員,她先是迅雷不及掩耳地撂倒其中幾人、然後一轉身,再凌空蹬起、擺出一記大鵬展翅的架勢——此時時間倏然地凝結,鏡頭卻騰空繞轉了一百八十度、從她的左面轉到她的右面,才看她又一腳踹飛那個警員。

便是這招「子彈時間(bullet time)」,或稱作「時空凝結」,或說是「慢速環場」,為《駭客任務》寫下了超越同期電影的技術性指標。將上百台相機嵌在綠幕裡、環繞住現場模擬運鏡的軌跡,這實現子彈時間的手法為全片帶來了至少四段奪目的場面效果。從崔妮蒂的飛踢、墨菲斯的奔逃、尼歐的下腰到他與史密斯探員的地鐵站決鬥,子彈時間的新鮮感和炫目度、那無與倫比的未來感和臨場經驗,都在我們的記憶裡留下了再難磨滅的印痕。

於是每每說起《駭客任務》,這四個字有好長一段時間幾乎就是「頂級視覺經驗」的代名詞。拖曳出螺旋飛行軌跡的一顆顆子彈、珠落在摩天閣樓中的傾盆大水滴——撞毀在玻璃帷幕上的直昇機機身,先是引起一串同心圓震波擴散在大樓的牆面上,繼而才看到一片片玻璃脹彎後碎裂、將直昇機爆炸的大火球輝映在漫天散落的銀屑裡。

另一方面,《駭客任務》不只在技術上刷新了觀者的視覺經驗,更在風格上重塑了好萊塢的動作片印象。找來袁和平擔任本片武術指導的華卓斯基兄弟,顯然從以前就是港式功夫電影的粉絲吧?於是在以往的動作片中、位居高潮地位的肉身搏鬥戲,在此進化成一吐拳一格擋、一掃腿一擊掌都揉入了功夫電影見招拆招的雙人舞美感。在這背後,不僅僅是最方便實用的吊鋼絲技術、配上本片超高水準的後製特效,更還有幾個主角受到袁家班紮紮實實特訓數個月的成績。也因此你我才會至今仍記得那段融合了吳宇森式的槍戰美感、牆瓦磚礫紛飛在大樓的警衛廳,而尼歐和崔妮蒂兩人如入無人之境地擺平全場的絕對經典戲。

當口中默唸著「There's no spoon」的他們乘著電梯鋼索來到屋頂,等在面前的是難纏(但卻西裝筆挺!)的電腦探員。便是在那片白色的屋頂上,名留影史的「尼歐下腰閃子彈」場面再度驚豔了全球的觀眾。無招要如何勝有招?許多少年漫畫都會告訴你:只要動作快到讓敵人完全跟不上,就什麼都不用怕了。藉由子彈時間突出的敘事效果,武俠小說裡「一眨眼功夫」難以看清的出招得以被放慢了;而身為一個畢竟比西方觀眾多看了不少功夫電影的台灣影迷,在《駭客任務》的諸多創意間也許會有三分是熟悉,剩下的七分、依舊是驚喜。

但《駭客任務》身為一部電影,之所以夠格稱得上「偉大」,其關鍵仍在它核心處的世界觀設定。在系列作的歷史交代中,人類文明的進展在二十一世紀邁上了頂峰,各種先進的機器人成了輔佐人類生活的最方便利器。然正如一切討論人工智慧的「自我」的科幻作品般,有主見有思想的機器人「是否擁有『人權』?」是一座文明在科技進程上飛奔的同時遲早要面對的課題。在二十一世紀末期,拒絕被當作工具銷毀、被當作財產處理的機器人於是建立了自己的國家「01」,且靠著先天優勢的經濟力成為貿易市場中的後起之秀。當然,其迅速強盛的國力也讓全世界無法不眼紅。

人類當然嚥不下這口氣。一場「全人類大軍VS機器人王國01」的大戰於焉展開。但最後的結局你們都很清楚了:機器人得到最終的勝利,而一度絕望地施放化學武器遮蔽藍天、冀望能靠著切斷太陽能來癱瘓機器軍團的人類們,則像在承接自己的罪業般,被機器人抓來當作能量的來源。「Fate, it seems, is not without a sense of irony.」墨菲斯如是說。在這史稱「二度文藝復興」的大變革過後,全人類的價值變成了一顆顆供應能量的電池,而其意識則被接上機器文明所建造的、名為「母體(The Matrix)」的虛擬世界中,過著難辨真假的生老病死。

「介於現實和夢境之間」,是《駭客任務》念念不忘的對「母體」世界的描述。片中多次地辯論什麼是「真實」:「如果『真實』指的只是你的所感與所聞、所嚐與所見,那所謂的真實也不過就是你的大腦所接收到所解讀之的一堆電子訊號罷了(If real is what you can feel, smell, taste and see, then 'real' is simply electrical signals interpreted by your brain)。」以科學的目光去看待所有事物,到頭來一切都只會剩下物理和化學。但靈魂的本體應該不只有電子訊號,而還有讓它們繞之旋轉的「存在」的核心吧?

另一方面,片中當生理存在於現實、心理進到母體中的「連線」狀態,不只像是在作夢,更在某些層面上神似二十一世紀初期的我們、在網路上扮演另一套身份的情境。什麼是自我?什麼是誠實?受困於母體中的人們並不曉得他們是在虛構的世界裡,所以他們所表現的與(更重要的是)所經歷的種種人生酸甜,都會原原本本地反映出他們的自我。相反地,我們是有意識地感知到網路的虛擬性和匿名性的存在的,因而在此、我們所呈現出的必定會有別於現實中的自己吧?

但——請容我再自顧自地聯想遠一點——如果在明確知曉匿名性的存在下,人們在網路上的文字與作為、敘事邏輯與想法呈現都會變得更無顧忌、更直接也更忠於實感,那究竟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偽?什麼樣的身份才是真正的自我?

網路面具的隔離性,究竟是將我們彼此拉遠了?還是其實,把我們推向赤裸裸地彼此面對的距離?

而在《駭客任務》的世界裡,還有一項設定是「你的身體無法沒有心而活」。這項理論的反面應用成了:片中不管在母體世界裡、還是在現實環境中,「心」都是凌駕於大腦(與一切生理機制)之上的存在。只要心篤定、心相信、心知道,則可以說服大腦無視母體中一切的物理規則、甚進而影響和改變整個系統的運作。反之,如果心被欺騙了、以為自己死掉了,則現實中的肉體亦會跟著停機。「一切生理機制的反應,都是可透過意志和理性去控制、去扭轉的。」這究竟是哪一門流派的學說?

更有趣的是,片中的正角們強調著「真實」、強調真相的絕對價值,因為母體中的人們是被奴役的,而「醒過來」的他們則在「拯救其他的同胞」。但另一方面,華卓斯基兄弟也藉著叛徒塞佛之口說出:「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聽從他(墨菲斯)的命令罷了!」來否定所謂「真正的自由」。如果醒來的結果並不能改變什麼,且還被剝奪了原本在母體世界中體驗喜樂、安逸、對生命的享受和(我相信其價值無法否定的)愛與被愛的機會,那誰又能批評選擇異途的塞佛是真正的錯呢?

一不小心,還是岔題岔太遠了。在《駭客任務》的劇情主軸上,一方面隱隱透著前述種種哲學思辯的痕跡,一方面也在尼歐本身的旅程裡辯論著存在與選擇、使命與自由意志等等的命題。關於母體世界的架構、整個系列中各種角色的位置與象徵意涵,乃至於導演兄弟在三部曲後段又追加探討的捨己、頓悟、大愛與小愛、和平與戰爭等等的命題,在往後的幾篇文章中勢必還有機會詮釋。在此我想要再聊聊的是:在《駭客任務》裡我們已不難看見的、各種人物設定的精彩與鮮活。

俐落果決的崔妮蒂形象,是《駭客任務》當年最成功的角色造型。一身皮裝、一頭短髮、墨鏡和風衣,配上凱莉安摩絲冷調而篤定的嗓音,既帥氣滿點又不失女性吸引力。我永遠記得當年高中、上體育課的時候,和同學們在泳池裡奮力地模仿崔妮蒂的凌空迴轉飛踢——幾個大男生在泳池裡蹬著跳著比劃著,那畫面如今想來真是囧臉到極致……

另一方面,勞倫斯費許朋的墨菲斯氣質,在精神導師的威嚴和慈如父兄般的令人信賴間,取得了不失高度的平衡。我得說的是,這位演員的能見度也許並不高,但光憑著對墨菲斯的詮釋,他已留下了某種山謬傑克森從來都不曾有過的「大師」形象。

當然,整部《駭客任務》在陰冷中帶點幽默、在思辯中不失酷勁的敘事調性,有很大一部份是來自扮演男主角的基努李維。無法否認的是,他說實話並沒有花太多力氣在「演出」上,而只是呈現那向來表情不多的「自己」。但尼歐這角色的內斂、不擅應對、自我懷疑和若有所思,還真完全符合他的氣質。若要回頭去考慮,要換上哪個好萊塢男星來飾演尼歐比較好?似乎不管怎麼想,那種模樣的《駭客任務》都會慘不忍睹。

整個《駭客任務》系列,可說是尼歐他從睜眼到覺醒、從發現自我到做出選擇到承擔責任的一連串過程。而基努李維的演出從一開始的難以接受、逐漸藉著受訓增長信心、再到死而復生進入了來世(祭司所說的:「maybe nex life」)真正地成為救世主(The One)……這一路上的說服力和層次轉換不可謂不足。也因為如此,到了第二集一開場看見尼歐時,我們已完全被說服、也信賴他的天下無敵了。

再說到可愛的祭司,也許是整部《駭客任務》最為迷人的角色吧?愛吃糖果、愛烤餅乾的祭司大人,說起話來有種反反覆覆的哲學方向感。對主角一行人而言,祭司所扮演的是引導的角色。而雖然這項定位在續集的劇本裡有點被顛覆了,但我相信那是華卓斯基兄弟們在決定開拍後才又追加的吧。因此在《駭客任務》中,祭司仍舊是個令人信賴的、講起話來頗為逗趣又帶點禪意的淘氣阿婆。

但可別忘了,在整部《駭客任務》的卡司裡,如果遺漏掉飾演史密斯探員的雨果維明,那就真是大錯特錯了。史密斯探員的特色在他絕讚的說話方式——那裝模作樣的神情、那微微偏頭的目光——這演員顯然不用花多少力氣,已經把這角色演得沒人學得來了。光看尼歐被抓走的那場審問戲裡、史密斯一字一句地從齒縫間擠出的那些聲調和頓挫、咬字和重音,便能讓我在過去的這十年裡每一回重看,都要捧腹拍案一番。

於此還能連接到:片中的角色命名多少都帶有宗教與神話的意涵,從「沈睡之神」墨菲斯、「三位一體」崔妮蒂,再到祭司、神諭和甚至「救世主」本身的彌賽亞形象,都不脫和西方古典的連結。但《駭客任務》之所以特別,更因為片中許多名詞和電腦軟體的相關:從Mouse到Switch、從紅色藥丸內含的搜尋信號到三兩下功夫下載完畢的駕駛能力等等、從「you've been bugged」到「Matrix」這個用詞的本身,都是再明喻不過的計算機概念。

關於系統與病毒、程式的刪除與回收、AI(人工智慧)的自我意識和系統中的不可預期性(亂數),亦會是往後討論的話題。但在《駭客任務》裡,你我已經看見華卓斯基兄弟藉著人體插孔連結、有線電話出入口、甚至是監控全局的接線生(operator)角色,巧妙地將當時正在起飛的網際網路概念具現化了。那麼在片中,可以隨意安裝外掛的人類們,所扮演的又是何種角色呢?瀏覽器嗎?

於是在這麼多年過後,我又重新再拿出《駭客任務》來回味。那盒DVD甚至不知為何,竟然還是日本版的。而即使十年過去了,華卓斯基兄弟的敘事氣質依舊令人莞爾:那是當主角一行人全員進到母體中、畫面繞著入口處的房間旋轉時,所有人陸續現身在四周的蓄勢待發感;那是每每電話一響起,鏡頭便刻意特寫近拍那架黑色的電話、叮鈴鈴響著好讓人驚心的距離;那是在角色決鬥的場邊、風吹過一片枯黃的落葉,噢抱歉更正,是吹過一張皺巴巴的舊報紙時的配樂……

為了要呈現某種疏離感,片中在母體世界裡的畫面經過後製處理、是幾乎沒有藍色調的。相對而言,「真實世界」裡的廢墟場景則是大量動畫的堆疊,從機械沙漠的地表、昆蟲感十足的烏賊機器人、到人類被集中培養的電池海,對當年已看過不少電腦特效的我們而言依舊是嶄新的經驗。這一切在華卓斯基兄弟把故事說得夠順暢、夠引人入勝,節奏控制得宜、起伏掌握有致的情況下,雖然很是複雜,但在第一次接觸的時候並不難看懂,在之後重看更會發現片中每一句對白都是藏有深意的、都是安排得話中有話。

所以在最後,我想重提片中我最喜歡的一句對白作結。嗯不,不是「It is not the spoon that bends, it is only yourself」,不是「Every thing that has a beginning has an end」(進度還沒到那裡啦!),也不是「I can only show you the door, you are the one that has to walk through it」。而是當尼歐滿頭問號地在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The One」,此時祭司以一句絕妙的譬喻告訴他「別再窮想了」。她說的是:

"Being the one is just like being in love. No one needs to tell you you are in love,
you just know it , through and through, balls to bones."

讚吧這句?

-----------------------------------------------------

眉批,四個字:
大.驚.小.怪!

我不確定那些華納高層是不是"廢話理所當然的被嚇呆"
但我確定這個作者應該常常被嚇呆
而且他如果去看歐洲電影大概就會被嚇死昏倒在電影院

人真的是要訓練自己看一些比較深的東西
不然一天到晚都在那邊大驚小怪歌功頌德。

我不否認《駭客任務》很好看很精采,
但它沒有到那麼「偉大」好嗎。
他不過是把亞倫雷奈的東西偷過來
然後弄得比較花俏而已。
我現在完全可以體會為什麼歐洲人不屑米國文化,
完全就是層次問題。

我覺得我真是愈來愈cynical了,
不論那一類的評論,政治、經濟、文藝…
大部分我覺得都是bullshit,
In the end, this world is full of shit.

1/8 。傲慢、歧視造成的深刻傷害◎楊照

http://tw.myblog.yahoo.com/jw!80MS29GfExsj_EuMC0JNUSkT5w--/article?mid=1235

傲慢、歧視造成的深刻傷害

文∕楊照

為什麼到現在還有人支持陳水扁?為什麼不只有人支持陳水扁,而且民進黨到現在還沒辦法擺脫陳水扁?他們看不到陳水扁及其家人荒謬的行為嗎?還是他們覺得那樣的行為沒關係?

一連串的問題,感覺得到你義憤填膺的情緒。你的問題,我其實有我的答案,但沒有把握該如何用你能理解的方式來表達。

先說一件事。前一陣子我參加過一場座談,在中山堂很有歷史的光復廳舉行。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人就是在那個地方正式遞交降書,將台灣交還給中國。我參加的座談,主題是西門町,我所認識的舊日西門町。

我回憶少時經驗,先講了在中華路訂做學生制服,再講了逛唱片行買唱片,然後當然要講看電影做電影夢的往事。最後,我講了現在都還在的老店「鴨肉扁」和賣台式日本料理的「美觀園」。

沒有想到我講之後,同台一起座談的一位文化界的朋友脫口說出:「那些都是小時候我媽媽告誡我不能吃的店!」聽他那樣直率反應,我錯愕了以下,接著感到一股深切的悲哀。

那位朋友,家裡在衡陽路開綢布莊,他當然很熟西門町,但他不了解「鴨肉扁」和「美觀園」。他不了解那樣的店、那樣的食物,於是他大剌剌地用輕蔑態度看待「鴨肉扁」、「美觀園」,也就用輕蔑態度看待我的記憶。

再說一件類似的事。幾天前,一位宜蘭的朋友請客吃飯,邀的也是文化界的朋友,包括一位號稱「美食專家」的人。我遲到了一點,剛落座,就聽到「美食專家」正在用輕蔑的口氣批評宜蘭的一家名店。我的反應,也是錯愕,然後悲哀。

他講的那家店,我再熟不過,常常從台北特別開車到宜蘭,就為了到那裡吃一頓飯。「美食專家」批評的,幾乎沒有一句符合那家店的事實,或者該說,我很明白他根本不熟悉那家店,所以也就格外驚訝他竟然可以毫不羞赧地在宜蘭主人面前那樣高談闊論。

讓我悲哀的,還有我無法假裝聽不出來「美食專家」輕率輕蔑背後的基本價值。他根本就瞧不起「台菜」這麼回事,對他而言,任何臺北小巷子裡的江浙菜都比宜蘭最受歡迎的台菜好吃、對味。

他不了解台菜,我讀他的書也明白他不了解日本料理,可是他卻很有自信地不斷用江浙菜的標準,對日本料理、對台菜評頭論足。他談江浙菜、推薦江浙菜是很權威,他就自然就覺得可以用輕率輕蔑態度評論台菜、評論日本料理。

這裡面有最深的傲慢與歧視。這兩位文化界朋友。他們的年紀與我相彷彿,成長過程中從生活裡內化了傲慢與歧視,直覺反應地對台灣傳統事物輕蔑。他們想當然爾地認定,跟他們自己的生活、他們的經驗相比,舊台灣老台灣很不入流、很俗氣。

他們都不是壞人,他們都是從事文化工作,受到深刻文化影響的人,連他們都無法擺脫這種傲慢與歧視。

很長一段時間,政治上充滿了比他們更嚴重誇張十倍百倍的傲慢、歧視。我父親那一輩的人,被迫每天活在公開的歧視下,任由人家輕蔑、瞧不起他們的記憶、他們真切的感受,還有他們的喜好他們的習慣。對他們而言,國民黨就是那種高高在上的態度,以及強迫他們吞下歧視的威嚇作法。

我希望你能盡量想像體會,那樣活著有多不舒服。我希望你能盡量理解,傲慢、歧視,尤其是大剌剌理所當然的傲慢、歧視,對被歧視的人產生的傷害有多深。很誠實地說,我不會再想要跟那個輕蔑我西門町記憶的人多說什麼,我也絕對不想再聽「美食專家」大放厥詞講些什麼。我可以選擇,我當然選擇不忍耐這樣的傲慢與歧視。可是,當年有多少人,他們無法選擇,他們只能活在日復一日的否定與歧視裡。

歧視在他們心中培養了最強烈的決心──要擺脫這種次等地位,一旦擺脫了,還要保證這種不舒服狀況不會回來。對這些人而言,反對運動到民進黨的意義,就是幫助他們取得自我生活與記憶的尊嚴,不被輕蔑不被歧視不被取消不被忽視。

對這些人而言,沒有比國民黨以及國民黨的傲慢、歧視更可惡的東西了。他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國民黨捲土重來,又要拿他們的那套傲慢來壓人。跟那種深留在人格裡的惡夢相比,其他一切,都沒有那麼可怕。

只要民進黨一天強調本土,給他們尊嚴,民進黨就一天好過國民黨。嚴格說,這些人不是真正被陳水扁綁架,陳水扁還沒那麼大的力量那麼大的本事,真正綁住他們的,是過去被歧視的委屈經驗,是從被歧視中生出的對國民黨的仇恨。

他們不是同意陳水扁的行為,而是投射自己的痛苦在陳水扁的遭遇上。藉著贏過國民黨取得政權,陳水扁幫他們從次等身份的痛苦中解脫出來,這是他們不會輕意忘掉的情分。然而,陳水扁敗了、民進黨敗了,國民黨以及國民黨的傲慢回來佔據權位,這是他們最不願見到的,他們必須原諒陳水扁,必須支持陳水扁,才能阻擋這一連串的挫敗,才能阻擋噩夢重返。

我當然不能同意他們原諒陳水扁、看待陳水扁的方法,但我能了解刺激他們這樣做的,不是愚蠢,而是記憶而是記憶中的憤怒與痛苦。可惜的是,最應該了解他們這種心情的人,包括我遇見的那兩個傲慢的人,並沒有自覺收斂他們的傲慢,反而變本加厲,以輕蔑歧視刺激了更多的憤怒與痛苦,讓這個社會離安靜祥和越來越遠。

請你記得,傲慢與歧視,不管以什麼形式表現,都是安靜祥和最大的敵人。

------

這一篇把DPP換成KMT,陳水扁換成馬囧,完全無違和感…

不管是外省族群或閩南族群,
杖勢著自以為自己族群的優越意識和數量,
對其他族群表達出的傲慢與歧視,其實都是一樣的。

國民黨跟民進黨可以去演政治版的傲慢與偏見了。
一個演達西,一個演莉琪。
傲慢先生心中存在著偏見,偏見小姐心中也存在著傲慢。

1/7 。電影大師與經典作品

今天上完了這學期最後一堂課。
李福鐘老師依舊是上到欲罷不能,
上課時間根本不夠他用。
不過他真的是一位好老師,
他的課永遠有講不完的內容,拆解不完的分析。
而且他每次上課時都眼睛發亮,
恨不得把所知道的一切倒給我們。
從老師的身上我看到熱忱是長什麼樣子。

當初想選這門課的原因是,我認為電影的價值常常比書還要高。市面上的書一堆根本是亂寫一通,相較而言,電影的品質控管就好很多,原因是一部電影的製作成本比一本書高多了(拍一部鐵達尼號成本就2億美金,誰還在那邊跟你亂搞!)印一本爛書沒人看頂多是虧幾百塊,但拍一部電影沒人看可就虧大了,損失幾百萬都有可能。而且拍電影還要花一堆人力物力麻煩死了,會花那麼高的成本去完成一部作品,一定是導演有很重要的東西想表達吧。而看得懂一部好的電影就像看一本好書,可以徹底豐富人的生命,並讓它成為你人生的出口。

這堂課介紹的大師都精采絕倫,而且重要的是,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風格。老師一路從歐洲的導演,英格瑪博格曼、費里尼、湯瑪斯曼、威斯康提、克勞德勒路許、楚浮、侯麥、亞倫雷奈、提姆波頓,介紹到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小津安二郎、黑澤明,最後到美國導演,伍迪愛倫、法蘭西斯.科波拉。(沒錯,美國導演只介紹兩位,因為只有那兩位足以與歐洲導演匹敵。而且伍迪愛倫還不是好萊塢的,他是獨立製片。)

這些大師的作品老實說都蠻“難看”的。所謂“難看”的意思是,這些經典作品裡通常沒有俊男美女而且不容易懂。但為什麼要回過頭去看這些難以咀嚼的所謂的經典? 因為這些大師的作品中所展現的原創力,都一而再、再而三地為後來的導演所援引、學習,然後成為人類美感經驗中的一種原型(archetype)。這些經典作品所創造出的原型,在主題上大致包括:死亡(death)、創傷(trauma)、失樂園(paradise lost)、流浪(wandering)、救贖(salvation)。當今的電影拍來拍去大都不會脫離這幾個元素。

另一種經典作品出現的型式是創造出全新的剪接手法與電影風格。例如:亞倫雷奈的《去年在馬倫巴》(©1961)就開創了場面調度的可能性。他用攝影機的移動來呈現,時間靜止下,人類思考的繼續前進。這也是電影史上首度用意識流小說的方式拍電影。這種拍攝手法後來被許多導演模仿,運用在電影裡,ex.《花樣年華》、《駭客任務》、《廣島之戀》等。

駭客任務裡,有一幕是女主角在跳起來的那一剎那,導演用50台排成圓圈的相機拍下來,然後再把所有照片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時間靜止下的連續的影像,這種拍攝手法的原型其實就是亞倫雷奈在《去年在馬倫巴》所使用的剪接風格。

總之,看這些經典作品的理由就像張無忌練九陽真經那樣,可使內力大增,奠定學習高深武功的基礎。看懂了經典作品後再遇到一般的電影便可迎刃而解!

雖然我以前也很少看歐洲電影,但是經過這學期的接觸,我覺得歐洲電影真的就是比較有深度耶! 因為看完好萊塢的電影通常過沒多久就忘了或沒感覺了。但在看歐洲電影時,常常是自己的生命經驗跟電影結合在一起,於是在心底深處的某一些記憶被喚起,而那種喚起是一種感動…。

有時電影裡的某些影像就是能抓住人靈魂內最支離破碎的動作,所以一不小心就會揭開自己心靈深處的脆弱。這時電影會照亮所有過往,教我知道如何面對真實,面對自己內心的空虛。(所以如果有情緒障礙,看心理醫生絕對不是最好的方法。)我想一部好的電影就是看完之後很久很久還會在心裡面迴盪吧。

今天老師放的最後一部電影是一位沒沒無名的芬蘭導演阿基郭利斯馬基(AkiKaurismaki)拍的(因為老師堅持不要以好萊塢的電影作結尾XD)《沒有過去的男人》(©2002),劇情是講一個男人被搶匪打成重傷而失去記憶,一群遊民收容了他,他便以遊民的身份展開新生的故事。

這部電影沒有浪漫的愛情故事,也完全沒有俊男美女,甚至連個年輕小姐當配角也沒有。而且演員對白很少,表情也沒什麼變化。老師要放片的時候也說了這部片不好看,還特別講了:「耐心、要有耐心喔!」<-- 很喜歡這句話:-)

不過其實我看完覺得沒那麼難看耶,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接受了一學期“不好看”的電影訓練的緣故XD。這部片雖然不太容易看,但還蠻黑色幽默的(ex.遊民家庭的爸爸有一天對失憶男說:「今天是星期五,我們去外面吃晚餐吧!」結果他後來帶他去外面的soup kitchen吃晚餐XD)。

導演透過這部電影要講的其實是,不漂亮的人也可以有對生命的期待。所以電影裡既使是一個工作是發食物給遊民的(長得醜醜)的單身老女人,睡前也會想要打開收音機來聽搖滾樂。導演還特別拍了很多躺在地上的乞丐。這部片展現出社會最低層的人的生活。

這部電影的基調很樸素安靜,我本來一直看不出個所以然來,直到電影裡收留失憶男的爸爸有一次對失憶男說:「就算你失去記憶,也要對生活有信心。」看到那個爸爸講出這句話的時候,我就哭了。(突然間就輕易地被KO!)

聽到這句話我想到的是,even是一個喪失記憶、沒有家人的人都還要對生活有期許,要努力的活下去,而我喪失的不過是一段感情,就對人性、對生活失去信心,然後任憑生活失序,沉浸在自己的悲傷裡,難過到現在。我真的太脆弱了。這部片真的是好片,它給我的啟示是,既使受到再大的沖擊、破碎,還是要有信心,要勇敢的去相信,相信知識可以改變這個社會,相信生活會work out to be better,相信未來是充滿希望的,相信認真的對一個人好是值得的,相信愛…。相信的人,最接近奇蹟。

喔,對了,這部片後來得了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

最後老師講了一句話:「你有很多面向必須訓練,不能再用過去的印象來期待電影,電影的創作有各種無限的可能,要學著用各種角度來欣賞它。」嗯,人生不也是如此嗎? 高潮迭起又精采刺激,但如果用既定觀念把自己設限,就看不到它的精采之處了。所以我們要試著去explore,試著去面對各種可能與挑戰,生命才會更豐富才會有無限寬闊的眼界跟氣度:-)

1/7 。政治學

Power李:在南北極,是沒有東西南北之分的。我們要站在世界的極點,如此一來東西南北就自然而然聚集在你身邊。

汀:然後就大四喜了…

1/7 。汀汀

三個月以來首度出門吃早餐,而且還是在早上六點半…。
(套句盧廣仲的話,吃早餐真是一件很搖滾的事!)
早起的原因是,昨天實在太早睡了。
玩完Iris丟給我的美少女夢工廠交友網站後,
十二點半就沉沉睡去。

然後早上五點半就自然醒了,而且
精.神.飽.滿!!!!!!!!!!!!

如果沒有為情所苦或是思考國事
我的睡眠品質真的不是蓋的
錢錢有云,
我睡一個小時的效果大概是她睡一整晚的效果…。
我一天真的不用睡幾個小時體力就會完全恢復耶
我覺得我的體質好跟我媽很年輕的時候就生我有關係
有研究顯示母親在25歲以下生的小孩身體會比較健康
因為卵子品質比較好,小孩比較不會有一些有的沒的病症
所以我也很少在經痛、頭痛、牙齒痛、過敏什麼的
(我的病好像都是後天心理影響生理造成的)

記得還看過一則報導
研究發現
父母學歷越高,過敏兒越多
其中高學歷通常較晚婚是一個原因
另一個理論是
家庭所得較高、環境太乾淨、常打疫苗的孩子
發生過敏的比率較高。

哈哈
難怪我根本不會過敏也很少生病
因為我小時候髒得要死
都在外面打滾沾灰塵
不是跟男生去打棒球就是去電動玩具店打電動
有一次親戚來我家還很驚訝這個小女生怎麼會那麼髒
就問我媽為什麼不幫我洗乾淨
然後我媽就回答說:「她洗一洗等一下又會髒了…。」
不過我玩的髒兮兮的回家後又會裝氣質的去彈鋼琴
印象中我小時候鋼琴琴鍵上都是黑黑的印子 呵呵

所以結論是,小孩不需要過度保護
而且最好早點生小孩。
但問題是,我再過兩年就25歲了耶!(淚)
喔我想要健康的北鼻!

(下面這個真的超級可愛,看完很想生一個)

Charlie bit me